|
2011 Back to the Stage
|
杜卡 Paul Abraham Dukas
芭蕾舞劇《仙女》信號曲 Fanfare pour précéder "La Péri" 《仙女》劇情根據波斯神話而來--青年從熟睡的仙女手中偷得長生不老之花,卻也愛上看管花兒的仙女;青年最後把花交還仙女後,仙女幻化為金光消失--信號曲是整首舞劇的開頭,由銅管樂奏出威風嘹亮的號角,讓音樂會有個精神奕奕的開始。 艾波蒙Bert Appermont 賽爾特的孩子 Celtic Child 女聲獨唱:H1183 邱雅心 曲子從孩童的「生命力」與「世界觀」得到靈感,孩童頑皮的笑聲展現無盡的創造力,莊嚴的慢板描繪孩子來到冰冷無情成人世界的迷惘無助,最終段則以旋風般的塞爾特舞曲告終;女聲於慢板中獨唱出高亢的旋律,接著樂團齊聲奏出天堂鐘聲,高聲吟唱著「哈利路亞」,頌揚著友誼、自由、美麗--而最後只有「希望」能解放人們,得到自由。 惠特克Eric Whitacre 十月 October 曲子開頭的風鈴聲、雙簧管與單簧管先營造秋天蕭瑟的氛圍,樂團並以不和諧的二度音程、與木管有如秋葉落下的下行音階中層層堆砌--曲子在流動與凝滯間不同盤旋,終末留下空靈的迴音結束。 史密斯 Robert W. Smith 水手與海洋之歌 Songs of Sailor and Sea 海洋鼓營造出海浪的效果,在單簧管歌唱主題的同時,可以聽見辣齒與船錨鐵鍊的聲響;中段定音鼓模仿出鯨魚的聲響,雙簧管奏出優買的旋律,最後在法國號齊奏的主題中,令人憶起就是帆船的威風,三連音陪襯下,在銅管們堆疊成的和聲追逐中告結。 伊藤康英 Ito Yasuhide 台灣狂想曲 Rhapsodia Formosa 曲子先由木管奏出快板的「都馬調」,各樂器交錯呈現;慢板以百家春為主題,由雙簧管及薩克斯風獨奏,在打擊樂後回到快板,以西方的管樂配器法演奏出傳統五聲音階的旋律,加上主題的變奏,呈現出亮麗與明快的感覺。 |
巴恩斯James Barnes
交響舞曲 Danza Sinfonica 熱情的西班牙風格--在兩個主要主題間並有長笛與低音管合奏的主題變形;打擊聲部與低音木管樂器的細小韻律簡短先為序奏,接著樂團齊奏出華麗的西班牙鬥牛舞音樂;雙簧管和低音管的獨奏後,曲子又回到舞曲熱鬧華麗地結束。 斯巴爾克 Philip Sparke 聖島狂想曲 A Lindisfarne Rhapsody 長笛獨奏:H724 陳韻嵐 曲子自無伴奏的長笛獨奏展開,朦朧的氣息有如霧氣籠罩島嶼;快板分別由薩克斯風、單簧管與獨奏長笛與長笛聲部重奏;曲子獨奏長笛重新奏出寧靜的慢板旋律,氤氳飄忽的安詳卻猛然被樂團打斷,曲子則兀然告終。 馬斯卡尼Pietro Mascagni 歌劇《鄉間騎士》間奏曲 Intermezzo from the Opera "Cavalleria Rusticana" 歌劇描寫19世紀西西里農村中愛情與報復的慘劇,強烈的張力與音樂鋪陳出下層社會的實際生活--〈間奏曲〉描述女主角Santuzza向Alfio密告其妻與人通姦,以及事情曝光無法捥回的悲哀;木管先徐徐奏出旋律,再由全團齊奏,優美而充滿愁容。 海斯Nigel Hess 環球變奏曲 Global Variations 管鐘先是敲出倫敦「大笨鐘」的鐘聲,其後法國、西班牙、南非、埃及、俄國、印度、中國、澳洲、南美與美國都留下了樂團的足印,除了雄武的馬賽進行曲,也有著薩克斯風所奏出的探戈音樂、長笛與鍵盤所奏出宛如夢幻透明的音響,及低音木管與單簧管所營造出蘇格蘭風笛。 荀白格Claude-Michel Schönberg 音樂劇《西貢小姐》Musical "Miss Saigon" 音樂劇《西貢小姐》是普契尼歌劇《蝴蝶夫人》的現代改編版,講述亞洲女子被白人情人拋棄的悲劇--曲子先在鍵盤樂器與鋼片琴的音響中奏出序曲,中段小鼓猛烈奏出直升機螺旋槳的聲音,終曲則是慨然的旋律,樂曲在高亢中結束。 |